为什么站台不准打伞
1.高铁动车组通过受电弓接受来自接触网的27500伏的高压交流电,高压电的安全距离是两米,
如果旅客打伞,由于雨天雨柱和湿润的空气都是带电的导体,旅客带尖状的雨伞容易导致电流的接入,从而发生一些危险。
2.正常的电压是有一个弧度的,天气晴好时,可能电网的“杀伤”半径只有0.5米,即使乘客站在白线外都不会有大问题。
但天气潮湿或者雨雪天气时,高压电可能会击穿一些雨滴,导电范围显著增加,0.5米的半径就会扩展到1米甚至2米,站在安全线外十分危险。
扩展资料:
下雨天时乘客在高铁站的注意事项:
1.在站台候车的在雨天出行的时候,尽量不要带尖头伞,要带容易折叠的平头伞,列车到达以后迅速把伞收起,然后上车。
2、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,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白线内。在站台候车的时候,站得离站台边沿远远的,至少也要确保1米黄线的安全距离,如果仅是避雨则可以躲到有雨廊的地方去。
4、列车驶进站台时,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,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:安全线以内的地方空气流速增大,压强减小,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,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,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,将人推向火车,易出现危险。
高铁站台为什么不能打伞
1、高压触电风险
高铁站台上方有2.75万伏高压接触网,这个电压相当于家用电压的125倍,下雨天空气湿度大,打伞时伞尖与高压电的安全距离可能被突破,尤其是金属伞骨导电性更强,虽然站台顶棚有防雨设计,但在边缘区域仍需警惕。
2、强风吸力隐患
高铁列车进站时速度可达80km/h以上,车体与空气摩擦产生瞬间强风,如果撑开的伞被气流卷入车底,可能引发设备故障;若乘客因撑伞站立不稳,甚至可能被“吸”向列车,去年某车站就发生过雨伞卷入轨道导致延误的事件。
3、视线遮挡引发事故
站台高峰期人流密集,撑伞会阻挡自身和他人视线,容易撞到其他乘客或忽略脚下安全线,曾有乘客因伞沿遮挡未注意到进站列车,险些跌落站台。
4、现代站台防护升级
国内90%的高铁站台配备延长式防雨顶棚,能覆盖90%以上的候车区域,若遇特大暴雨,工作人员会发放一次性雨衣或引导至避雨区。穿雨衣比打伞更安全高效,还能腾出双手拿行李。
划重点:雨天乘车建议提前10分钟到站,穿防滑鞋、备折叠雨衣,遇到极端天气可向穿黄马甲的工作人员求助,安全出行从收伞这个小动作开始哦~
相关问题解答
1、“为啥高铁站台不让打伞啊?下雨天多不方便!”
——其实主要是为了安全!高铁站台上有高压接触网(就是头顶那些电线),电压高达2.75万伏,伞面如果被风吹得靠近电线,可能引发电弧触电,甚至导致列车停电,而且站台人多,撑伞容易戳到别人,影响通行,下雨的话,建议穿雨衣更安全~
2、“打伞会触电?这也太夸张了吧?”
——真不夸张!高压电的击穿距离比你想象的短,尤其是雨天空气潮湿,伞尖或金属伞骨稍微离电线近点就可能“放电”,之前国内就发生过乘客打伞碰到电线被电伤的事故,铁路部门这规定是用血泪教训换来的,咱还是乖乖遵守吧!
3、“那为啥普通火车站能打伞,高铁站就不行?”
——普通火车速度慢,接触网电压低(比如1.5万伏左右),风险相对小,但高铁速度快、电压高,电线离站台边缘更近(通常2米内),加上高铁站人流量更大,管理就更严格,不过部分普速车站也有类似规定,具体看站台提示哦!
4、“不打伞的话,站台有其他防雨措施吗?”
——有的!很多高铁站台有雨棚或屋檐设计,而且站内一般卖一次性雨衣(5-10块钱),如果没带雨具,可以问工作人员借伞(部分车站提供),或者提前看天气预报做准备,毕竟安全第一嘛!
(回答结合了高压电安全规范、铁路事故案例及实际站台管理措施,口语化但保留专业细节~)
本文来自作者[墨阳阳]投稿,不代表魔方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olfcinema.cn/wiki/202504-59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魔方号的签约作者“墨阳阳”
本文概览:为什么站台不准打伞1.高铁动车组通过受电弓接受来自接触网的27500伏的高压交流电,高压电的安全距离是两米,如果旅客打伞,由于雨天雨柱和湿润的空气都是带电的导体,旅客带尖状的雨...
文章不错《为什么站台不准打伞 高铁站台为什么不能打伞》内容很有帮助